欢迎来到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勇立潮头奋楫先 | 记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

发布时间:2022-05-14浏览次数:2706

从电工、翻车工、装配工,一步步成长为国营企业负责人,从具有“公家”身份的企业家,脱胎为民营企业掌门人。回顾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的奋斗路,“创新是生命力,要实现创新,就要勇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沈立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

致辞.jpg

▲创始人致辞 

01 临危受命,带领亏损企业一路攀升

上世纪70年代末,沈立进入卜弋一家国营电梯厂工作,开始他艰辛的打工路。尽管只是一名基层的工人,但沈立心中一直埋着向上攀登的种子,他时刻铭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凭着刻苦勤奋和灵活敏捷的商业头脑,80年代初,他被调往奔牛一家液压配件厂担任营销科长。甫一上任,他就看出工厂只能生产原料,而没有自己终端产品的弊端,积极推动转型。

1990年,沈立迎来了奋斗路上十分重要的转折点,调往位于常州的电力配件厂(后更名为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当时,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仅有的30万元固定资产和负债60万元。如何成功翻越这两座“大山”,成为沈立反复思考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沈立首先明确了公司的定位——围绕水利液压成套产品全力攻坚。为此,他积极利用赴国外考察的机会,研究德国、意大利等同行的先进技术。回来后,和工程师们一起钻研攻关、提升产品性能。在他的努力下,到1995年前后,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1979年成立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_副本.jpg

▲1990年6月,沈立先生受水利局委派,上任武进电力配件厂经营厂长。同年,改厂名为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

1996年,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放开,沈立引进了一家总部位于德国的行业知名企业,由对方收购公司部分股权,成为常州第一家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合资的公司。

依托国外大公司技术优势,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生产技术、产品性能得到了很大提升,沈立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也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好景不长,两年后,外方企图吞并国有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意图逐渐暴露。在处理好股权纠葛后,沈立毅然带着一群老工人来到了刚刚成立不久的武进高新区北区,筹建起新的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

1998年6月选址建厂,9月30日,一座颇具规模的现代化厂房就已建成。“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同样能做到!”凭着这股信念,沈立购买了当时行业内第一台进口珩磨机。“这台机器花了近400万元,几乎拿出了厂里一半的流动资金。”虽然压力很大,但这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

02 “二次创业”,把产品做强

2001年,“武进市委、市政府推动所有国企改制”,沈立回忆,改制造成了整个公司员工队伍的惶惶不安。

为了稳定人心,他召开全员大会,明确告知所有员工工资不降、奖金不降、福利不降。充足的底气源自发展业绩,当时,公司已成为国家水利部定点生产液压油缸的工厂。

改制后,沈立开始“二次创业”。卸下了国有企业包袱的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接触了一批国家大型工程,插上了发展的腾飞之翼。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国哈电集团的一位采购负责人找来,希望沈立能配套生产用于三峡工程发电机组上的配套导叶接力器。面对这个被认为是“走钢丝的任务”,沈立没有犹豫,为了业务和企业知名度,他决定拼一拼。

沈立告诉记者,当时生产的这种接力器,必须在发电机组中24小时不间断运行,连续运转8年后才能检修,如果因故障停运一天,将会造成500万元的损失。因此,三峡工程对这一配件的要求是零缺陷。承接这一任务后,公司立即组织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开始技术攻关,并投入数百万元改进工艺装备。在生产最关键的时候,公司中层以上领导日夜值班,24小时坚守一线,保障产品的精度。

三峡工程顺利竣工发电,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转,哈电集团提供的4台机组全部被评为金牌机组,这一切都离不开关键部件的制造商——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有限公司的努力。

“合作生产结硕果三峡机组创金牌”称号.jpg

导叶接力器产品一炮打响后,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迅速进入国家大型水电工程的供应商体系。此后,公司在三峡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建起了快速门液压油缸,用于核工业领域的高压油缸,为1000吨以上超高压油缸;配套渤海湾海洋钻井平台,成功制造了自主研发的钻井平台液压升降系统……

03 实业报国,成功打破国际巨头垄断

兴奋之余,沈立也感到担忧,“我们和国外先进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产品研发攻关上慢一拍。”

“只有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企业才能走在前列。”沈立说,由于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水电行业,产品长时间遇水腐蚀,存在使用寿命偏短、维修保养频繁等不足。而一家位于欧洲的国际大公司,将金属陶瓷防腐技术应用到发电机组后,能耐高温、防腐蚀、防磨损,使用寿命可达20年以上。

技术被外企垄断,不仅导致我国企业竞争力下降,更会影响中国制造的生命力。为此,沈立以前瞻性布局开始了自己的实业报国之路。他与正在国外留学的女儿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并把技术攻关的任务交给了女儿沈翔。

2011年,作为武进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第八批领军型人才之一,留学归来的沈翔,不仅带回了父亲开拓热喷涂技术领域的梦想,还引进了一位荷兰籍的世界热喷涂领域专家。同年,常州神力热喷涂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启动了技术攻关。历时一年多努力,一举实现突破。此后,公司不断完善热喷涂技术性能,先后应用到液压设备和发电机组的过流面、转轮、导叶、底环等。到2013年,公司提供的发电机组设备又一次被应用到了三峡工程。

03中交天津航道局挖泥船用陶瓷活塞杆——粗糙度测量_副本.png

▲中交天津航道局挖泥船用陶瓷用陶瓷活塞杆——硬度测量

“热喷涂技术应用到三峡发电机组,为国家挽回了大量损失。”沈立说,原先发电机组每年需停机保养一次,每停一天,电力公司损失上网发电费数百万元。应用热喷涂技术后,可以连续3年不停机。

2015年,沈立父女俩主持编写了《热喷涂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学术文章,被多个国内大型水利设计院所参考。此后,公司又经常为各大型水利水电枢纽量身定制适合的金属防腐方案,武进民企一跃成为研究院的“智库”。同时,作为中国水利工程协会推荐单位,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和神力热喷涂先后中标了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工程等多个“一带一路”涉外项目。

04 家乡情怀,设立全省“光彩基金”

故乡情结,于沈立而言,是一个属于他和母亲的“公园梦”。

早在新中国成立那年,奔牛作为当时常州的一个大镇,就拥有了自己的公园。然而,“文革”期间,这个公园逐渐被毁,成为包括母亲在内的众多老奔牛人心中的遗憾,更是沈立心中的遗憾。

“我希望有生之年能重建一座奔牛公园,完成自己和母亲共同的心愿”,这个公园梦,一直埋在沈立心底。

2007年1月6日,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千万光彩基金捐赠仪式在奔牛镇政府会堂举行,沈立代表企业捐资1580万元,重建奔牛公园。这笔金额,对于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而言,也是一笔相当大的资金。面对社会各界的不解,捐赠仪式上,沈立动情地说出了缘由,说出了自己的“公园梦”。

捐款1580万元重建奔牛公园_副本.jpg

在奔牛,沈立投巨资建公园的消息不胫而走。有位70多岁的老人无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亲手书写了长达六七米的横幅,上书“欢迎重建奔牛公园”几个大字,拖着行动不便的双腿,颤巍巍地把它送到了奔牛镇政府。他说,这是他和乡邻们的一点心意。

 奔牛公园一角_副本.jpg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奔牛公园建成开放,亭台楼阁、曲水回廊,充满江南情调。如今,10年过去了,这里早已成为奔牛人民健身、散步、娱乐的好场所。

致富不忘乡邻,致富更善待员工。多年来,在常州液压成套设备厂,员工用餐全部免费,年年组织员工培训,人人都有机会旅游。沈立说,企业文化也是凝聚力,只有以人为本,企业才能更具竞争力、生命力。

图片1.png

转稿人:樊彬